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0%。政府应密切关注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比例,确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统一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
如何提高社保缴费比例
法律主观:
一、社保缴费比例是怎样的1、养老保险(1)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2)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将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此前的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账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账问题。[2]2、医疗保险以北京市为例,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单位10%,个人2%+3元;3、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4、工伤保险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5、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6、公积金以北京市为例,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二、社保缴费怎么查询1、登陆当地社保网站查询;2、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查询;3、拨打社保专线12333;4、在支付宝、微信等平台进入城市服务选项,可以查询到自己的社保缴纳情况。三、社保缴费渠道有哪些1、临柜缴费参保人员在社保分中心或街道劳服中心完成缴费核定并领取缴费通知单后,持缴费通知单、现金或协议银行借记卡到相应的协议银行柜面完成个人缴费。2、网上银行缴费参保人员可开通协议银行网上银行功能并登录,进入社保缴费界面,输入缴费通知单编号及参保人员身份证号码,查询应缴费信息,核对无误后利用支付密钥确认支付,完成缴费操作。3、银行网点自助缴费终端参保人员使用协议银行自助缴费终端,输入缴费通知单编号及参保人员身份证号码,查询应缴费信息,核对无误后确认支付即完成缴费操作。4、银行柜面无通知单缴费参保人员持缴费通知单编号到协议银行柜面,由协议银行柜员查询其应缴费信息,现场打印参保缴费确认单,再由参保人员核对无误签字确认并完成个人缴费。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养老保险提高缴费比例合适吗
需要综合考虑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影响、个人负担的承受能力以及政策调整与监管等多方面因素。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
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有助于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险支出压力逐渐增大。适度提高缴费比例,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为未来的养老金支付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有助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二、经济发展的影响
然而,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也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缴费比例的提高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加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和投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权衡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平衡。
三、个人负担的承受能力
对于个人而言,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无疑会增加其经济负担。特别是对于低收入群体和中小企业来说,缴费比例的提高可能使其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负担能力,采取差异化措施,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四、政策调整与监管
此外,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还需要加强政策调整和监管。政府应密切关注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比例,确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管,防止滥用和挪用基金,保障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
养老保险提高缴费比例是否合适,需要综合考虑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影响、个人负担的承受能力以及政策调整与监管等多方面因素。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权衡各方利益,确保政策的公平、合理和可持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规定: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基本养老保险费是怎样的缴费比例?
根据《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中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实施办法之二》规定,企业以全部职工缴费基数之和为企业缴费工资基数。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企业职工个人一般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工资基数。月平均工资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其中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入;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计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个人缴费不计征个人所得税,由企业在发放工资时代为扣缴。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从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8%。《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将个人账户规模统一由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
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统一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