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蚁为乳白色,前端较细,常做弯曲状,易被人们误认为是“蚁卵”。蛹是最后一龄,幼蚁体缩短,不食不动,被称为前蛹,前蛹蜕皮后即为蛹。这是由于蚁群内部明确分工和各负其责、相互依存的群体结构所致。这是其繁殖的基本因素。拟黑多刺蚁属较高等杂食性种类,可喂米糠、麦麸、豆类、糖类、瓜果类及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骨头、鸡蛋、死活虫等,也可用鸡饲料或自配饲料。冬季低于10℃就进入冬眠。蚂蚁属完全变态的昆虫。
科普的作文,500字左右
(一)蚂蚁开始是漫无边际地到处爬,爬近你放的甜食附近,就会嗅到甜味,然后慢慢地爬过来,……
这次,我写一篇有关科普的小论文,我的观察对象是一种小动物——蚂蚁。
我们平常见到的蚂蚁身长大约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有一对触角和六条腿,身体明显分为三节,分别是头、胸、腹三部分。
蚂蚁喜欢成群结队地住在一起,寻找食物时会单独走开。在一窝蚂蚁中,蚂蚁分别有工蚁、雄蚁和雌蚁三种,我们平常看到的只是工蚁,它的主要任务是寻找食物。要看到雌蚁和雄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等到蚂蚁搬家时,才能看到。在雄壮的蚂蚁搬家队伍中,那些身体肥大,长有翅膀的便是雌蚁,而身体较瘦小也长有翅膀的是雄蚁。在蚂蚁搬家队伍中,还可以看到有许多工蚁搬着白色的圆圆的东西,那就是蚂蚁的卵。
蚂蚁喜欢吃的食物是甜味食物,如白糖和面包屑等。蚂蚁寻食的情况非常有趣,只要你把甜食放在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在旁边耐心地等待,仔细观察,就可看到蚂蚁寻食的全过程。蚂蚁开始是漫无边际地到处爬,爬近你放的甜食附近,就会嗅到甜味,然后慢慢地爬过来,先是用腿试探一下食物,看它有无反应,如无反应,它就会吃起来,并会试图把食物拖走。如果食物很大,它拖不动,它就会沿着来路回去叫同伴来,这时你仔细观察就可以找到蚂蚁的窝。蚂蚁钻进窝后不久,就会出来几只蚂蚁,沿原来的路线向食物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蚂蚁会转回去,在路上碰到别的蚂蚁,它们会用触须交谈。不一会儿,从蚂窝到食物之间就会有许多蚂蚁。
蚂蚁真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一、蚂蚁的外部形态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6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二、蚂蚁的生长概况
从卵到小工蚁要经过14天,通过幼虫、蛹等两个环节。卵为白色或淡黄色,细长形,大小为0.5毫米,形如米粒状。幼蚁为乳白色,前端较细,常做弯曲状,易被人们误认为是“蚁卵”。蛹是最后一龄,幼蚁体缩短,不食不动,被称为前蛹,前蛹蜕皮后即为蛹。蛹初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褐色。常堆放在一起,也被误认为“蚁卵”。
蚂蚁的寿命比较长,个别蚂蚁的寿命长得惊人,有的工蚁可活7天,蚁后寿命可长达20年。但一只离群的蚂蚁只能活几天。这是由于蚁群内部明确分工和各负其责、相互依存的群体结构所致。这是其繁殖的基本因素。
三、蚂蚁的食性
蚂蚁因食性分为:低等种类,肉食性,以昆虫、小动物乃至病、死的大动物为食;臭蚁亚种,切叶蚁亚科及蚁亚科中的较高等种类,对动植物均能取食,尤喜蚜、蚧虫分泌的“蜜露”;其他大部分蚁类为草食性,多以枯物叶片、种子、果实、枝干等为食。
拟黑多刺蚁属较高等杂食性种类,可喂米糠、麦麸、豆类、糖类、瓜果类及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骨头、鸡蛋、死活虫等,也可用鸡饲料或自配饲料。
四、蚂蚁的生理习性
1.蚂蚁在15℃~40℃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5℃之间。冬季低于10℃就进入冬眠。
2.蚁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
3.蚁是群集而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多数种类筑巢于地下,且食性杂,一般植、肉兼有。拟黑多刺蚁和其它蚂蚁一样,一般以窝为一个家庭。一窝中有蚁王(雄蚁)蚁后(雌蚁)有一个或数十个。工蚁专筑巢、觅食、育幼等,数量最多;兵蚁保卫群众安全,数量较少。
五、蚂蚁的繁殖习性
蚂蚁的繁殖的过程一般分为交配、产卵、分窝三个部分。当一窝蚂蚁达到一定数量时,蚁后就提前繁殖出雄性蚂蚁和雌性蚂蚁,时机成熟后雌性蚂蚁飞出窝巢交配后建立自己的窝巢开始繁殖后代成为一个新的家族。蚂蚁属完全变态的昆虫。完全变态就是由卵到成虫要经过幼虫期和蛹期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二)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的一个朋友来我家,一进门就兴奋地告诉我说:“今天有一个好消息。海口的海洋公园搬到了八所了,国庆期间举办科普展。听说还有200多斤的鲨鱼呢﹗”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开心得一蹦三尺高,真想快一点去看。
到了十月三日,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地去灯光球场。买了票以后,我们走进去,先是看到琳琅满目的贝壳标本,让我目不暇接。在往左看,有海洋中的老寿星——海龟,海龟有大有小的,大的有几十厘米长,有100多斤,小的也有几斤呢﹗还有一只乌龟长得很奇怪,一般的乌龟只有椭圆形的壳,但是它的壳上却有好多的尖角,我认为它是盔甲乌龟,可它的真名是霸王龟。
我再往前走,看见一个缸里有鲨鱼,鲨鱼身上有一只吸盘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说:“吸盘鲨是最懒的鱼,它自己不游,反而敢赖在海中霸王——鲨鱼身上。可鲨鱼不会攻击它,因为鲨鱼跟它是好朋友。”我问:“为什么鲨鱼和它是好朋友呢?”工作人员说:“因为它可以帮鲨鱼消除寄生菌。它的下面有一个像刷子一样的吸盘,可以紧紧地附在鲨鱼身上。”
后来我还看见了贝类之王——砗磲,听工作人员讲:“当时人们打捞上来的时候就有五百多斤重,去掉肉后,还有一百多斤重呢。”我想:如果我缩成一团,就能钻进去了。
我们还看了各种各样的贝类,有大法螺、鹦鹉螺……见了这么多的海底生物,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宇宙科普小知识500字
1.宇宙科普知识作文四百字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地球,而宇宙里面就好像没有地球这个
星球一样。因为宇宙实在太大了!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银河
系,现在我们已知道了银河系的有关知识,但是宇宙的秘密,对于
我们还是一个迷!银河系里面还有十几个星球,有我们居住的地
球、火红的太阳、由光环围绕着的美丽土星、冷冰冰的冥王星、
火星、水星、天王星等等。
月亮是一个最小的星球,他离我们地球仅仅有几百万公里
远,但是,我们世界早已有登上月球的历史。当时,美国的阿母
撕特朗驾驶着”阿波罗“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月球上没有空
气,所以,宇航员不得不背上重重的氧气罐。在月球上举起一块
大石头,不用费力气,因为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小,在月亮上的
重量只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怎么样,是不是很轻呀?月食,我
相信你见过吧,那是因为太阳光没有照到月球,地球恰好挡住了
太阳的光线,这样以来,就会出现月食。
太阳是银河系中最大的星球!它表面温度是6000摄氏度,
中心温度大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差不多是1500000摄氏度,
这样的温度,在宇宙中真是奇迹啊!就是任何东西碰到它,也会
变成气体,啊!真是了不起的温度。我们[打比方]:如果步
行,到太阳上去,差不多要走3500多年,就是坐飞机[喷气
式],也要飞二十几年啊!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只是很小,因
为太阳距离地球太远,所以,才有那么大!
比太阳大的星球还有很多呢!太阳是恒星。这两个恒星也
够大的啦!参宿2星球是太阳的200多倍!而参宿4星球是太阳的
500多倍,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呀!
宇宙大无极!宇宙是一个宝库,里面藏着许许多多的知
识!他等着我们长大以后去挖掘里面的“宝藏”,我长大后要当
一名天文学家,去探索这个神秘的宇宙!
2.宇宙科普知识作文四百字
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地球,而宇宙里面就好像没有地球这个星球一样。
因为宇宙实在太大了!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银河系,现在我们已知道了银河系的有关知识,但是宇宙的秘密,对于我们还是一个迷!银河系里面还有十几个星球,有我们居住的地球、火红的太阳、由光环围绕着的美丽土星、冷冰冰的冥王星、火星、水星、天王星等等。月亮是一个最小的星球,他离我们地球仅仅有几百万公里远,但是,我们世界早已有登上月球的历史。
当时,美国的阿母撕特朗驾驶着”阿波罗“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宇航员不得不背上重重的氧气罐。在月球上举起一块大石头,不用费力气,因为月球上的引力比地球小,在月亮上的重量只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怎么样,是不是很轻呀?月食,我相信你见过吧,那是因为太阳光没有照到月球,地球恰好挡住了太阳的光线,这样以来,就会出现月食。
太阳是银河系中最大的星球!它表面温度是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大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差不多是1500000摄氏度,这样的温度,在宇宙中真是奇迹啊!就是任何东西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啊!真是了不起的温度。我们[打比方]:如果步行,到太阳上去,差不多要走3500多年,就是坐飞机[喷气式],也要飞二十几年啊!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只是很小,因为太阳距离地球太远,所以,才有那么大!比太阳大的星球还有很多呢!太阳是恒星。
这两个恒星也够大的啦!参宿2星球是太阳的200多倍!而参宿4星球是太阳的500多倍,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呀!宇宙大无极!宇宙是一个宝库,里面藏着许许多多的知识!他等着我们长大以后去挖掘里面的“宝藏”,我长大后要当一名天文学家,去探索这个神秘的宇宙。
3.关于宇宙的科普知识
夏日夜空,繁星闪烁,不禁使人陷入对宇宙的遐想之中。20世纪10~20年代,天文学家发现远星系光谱线的频率随着它离我们距离的远近而有规律地变比,即谱线红移。1929年哈勃总结出谱线红移的规律是:对遥远星系,红移量与星系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比例系数H叫哈勃常数,这红移叫宇宙学红移。此后,在红外及整个电磁波波段都观测到了这个规律。它被解释为是由星系系统地向远离我们的方向运动时的多普勒效应产主的。这就像火车远离我们行驶时汽笛的声调(即频率)比静止不动时的声调更低一样,由此得出星系都在做远离我们的运动,离我们越远运动速度越快的结论。这就好像是掺有葡萄干的面包在烤箱中膨胀起来一样。这个模型叫宇宙膨胀模型或大爆炸模型。近年来在宇宙膨胀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爆胀宇宙等多种改进模型。
从宇宙膨胀的观点出发,利用哈勃公式反推到过去宇宙中所有天体应该聚集于一点,由于某种原因在它内部产生了"大爆炸"。诞生了现在的宇宙,从而得出了时间是有开端,空间是有限的结论。宇宙从大爆炸到现在究竟经过了多少时间,即宇宙的年龄是多少,这取决于哈勃常数H的大小。最初哈勃常数仅500(公里/秒/百万秒差距),这样算出的宇宙年龄比地球的45亿年的年龄小很多。以后改为50~100之间。若取100,宇宙的年龄只有100亿年,而银河系的球状星团的年龄是150亿年,矛盾很大。若取50,宇宙年龄为200亿年,矛盾不那么明显,因此被大爆炸宇宙论者所赞同,但在观测上,这个数值有些勉强。究竟是多少,一直没有定论。近年来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的结果倾向于取80。这样算出的年龄为120亿年,矛盾还很明显。宇宙将来是一直膨胀下去还是又收缩回来,这要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而宇宙平均密度究竟是多少目前还不能确定,因为观测的距离越远,平均密度越小,下限有没有还不能确定。1965年发现了宇宙空间的2.7K微波背景辐射,被大爆炸论者解释为大爆炸时期的光经过上百亿年后的遗迹,是大爆炸宇宙的一大证据,但这种解释并不是唯一的,因为宇宙空间中充满介质,2.7K微波背景辐射具有黑体辐射的性质,可以解释为宇宙空间中介质发出的温度是2.7K的热辐射。
仔细分析起来,问题可能出在将光谱线的红移都解释为星系运动的多普勒效应上。过去,人们曾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了银河系内恒星的光谱线移动,从而成功地确定了星系内存在自转现象。但现在天文观测中却发现一些红移现象,若用运动的多普勒效应解释就存在许多困难,这促使人们考虑到必然还有其他机制能产生红移.
4.日记《宇宙知识小百科》读后感500字左右
读了《宇宙知识小百科》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讲了日新月异的科技,趣味无穷的体育,奇妙的植物世界,形形 *** 的昆虫……让我知道了天上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宇宙有多大,地球是从哪里来的?大海有多深?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真的有外星人吗?是否还有活着的恐龙……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这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选材广泛,既涉及到最新的科学领域和科技动态,也不忽略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且能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满足我们小读者汲取知识,获取获取信息,开发潜能的愿望和要求。
我们随意翻开一页,便能学到一则科学知识,可谓开卷有益。读了这本书,我想:世界上未知的秘密还有这么多呀!看来科学家们为了探索这些秘密费了很大的心思。
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当上科学家,也要去探索那些别人没有探索出来的秘密。这样,大家就可以早点知道一些秘密的答案,就不有再发愁了。
原来,科普知识也很重要呀!看来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要当一名科学家,去探索未知的秘密。
5.要一篇关于宇宙的科学小作文
宇宙,是我们所在的空间.“宇”字的本义就是指“上下四方”。
球是我们的家园;而地球仅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而太阳系又仅仅定居于银河系巨大旋臂的一侧;而银河系,在宇宙所有星系中,也许很不起眼…… 这一切,组成了我们的宇宙: 宇宙,是所有天体共同的家园。宇宙,又是我们所在的时间,“宙”的本意就是指“古往今来”。
因为,我们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也有着诞生和成长的过程。现代科学发现,我们的宇宙大概形成于二百亿年以前。
在一次无比壮观的大爆炸中,我们的宇宙诞生了!(这就是著名的“大爆炸”理论。)宇宙一经形成,就在不停地运动着。
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在膨胀着,星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宇宙的明天会怎样?许多的科学家正为此辛勤工作着。
这也许永远是一个谜,一个令人无限神往的谜 加上这些 太阳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宇宙到底有多大?外星人真的光临过地球吗?……面对广阔,美丽而又神秘的宇宙空间,我带着好奇的渴望,提出了一个又一个被我困扰已久的问题。 自从读了这本《千万个为什么》以后,我的脑海里失去了许多问号。
书中的知识都是我最想知道的。每读一个故事,我都陶醉在其中,就好像在太空中飘浮,感受着宇航员的生活。
,你也可以投稿 外星人是否存在?是我觉得最有趣儿的问题,现在,这个迷团终于解开了。答案是:外星人存在。
因为,银河系中有那么多星体,而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里,有一半的星体是存在生命的,所以外星人一定存在。但外星人有没有光临过地球,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迷。
其实,宇宙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它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迷,但我坚信,总有一天,它会变成一个被人们了解地非常清楚的宇宙。我眼中的世界处处新奇,时时新鲜,无数奇奇怪怪的“为什么”伴随着我进入更多未知世界!虽然仍有很多问号,但我渐渐地提高了理解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我也会把剩下的问号变成句号。
6.关于宇宙的科学知识
解释
在多元化的汉语中,“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宇”:无限空间,“宙”:无限时间。所以“宇宙”这个词有“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意思。 把“宇宙”的概念与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独特智慧。 “宇宙”一词,最早出自《庄子》这本书,“宇”代指的是一切的空间,包括东,南,西,北等一切地点,是无边无际的;“宙”代指的是一切的时间,包括过去,现在等,是无始无终的。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宇宙是多样又统一的,它包括一切,是所有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没有时间和空间就没有一切。所以它包含了全部。
发展轨迹
宇宙的形状现在
宇宙大爆炸(5张)还是未知的,人类在大胆想象。有的人说宇宙其实是一个类似人的这样一种生物的一个小细胞,而也有人说宇宙是一种拥有比人类更高智的电脑慧生物所制造出来的一个程序或是一个小小的原件,或者宇宙是无形的。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的发展史可表示为一个右端开放的封闭曲面体,如右图。左端中心为爆炸奇点,向右延伸137亿年,到达我们现在这个开口部。从左往右依次为:奇点、40万年的初期膨胀、近4亿年的黑暗期、出现恒星、星系和行星发展期、含有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加速膨胀期。 为什么宇宙的星球都是圆的? 宇宙那么大,为什么星球都是圆的,或者椭圆.在宇宙中由于摩擦力几乎不存在,因此,物体之间只要有一丝力就会互相影响、互相吸引。我们可以先假设一下,一些不规则的物体,它们分别互相吸引,并且逐渐靠近,由于质量越大、重力(引力)也就会越大,因此,当它们积聚到一定程度时,质量变的越大,导致了重力越大。这些物质
绚烂的宇宙(40张)就会不断的向内‘挤’(也叫坍缩)。由于中心点对外面的影响是呈现均匀分布的。所以,当物质分布不均匀时也会互相‘调节’,相互渗透。使得这些物质分布的较为均匀,然后在加上中心对外引力是等效的,就造成了这些物质都呈相同的速率向内坍缩。就使得最后形成的物质为类球体。 我们的宇宙不是单一的,在宇宙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宇宙,因为宇宙的外面也是无限大的,在无限大的地方不可能什么也不存在,所以还有更多的宇宙存在,在众多的宇宙中,他们也存在像人类一样微妙的变化,相互吸引,相互排斥,我们的宇宙可能是子宇宙,也可能 是母宇宙,我们的宇宙存在少量的物质,那就是暗物质,它来自另一个宇宙的融合物质,我们的宇宙与另一个宇宙终将灭亡,最后只剩下一个极小的宇宙,刚出生的宇宙。 宇宙与宇宙之间存在黑洞之类的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吸引,相互排斥。
编辑本段年龄
年龄定义
宇宙年龄定义:宇宙年龄(age of universe)宇宙从某个特定时刻到现在地时间间隔。对于某些宇宙模 自然颜色下的土星
型,如牛顿宇宙模型、等级模型、稳恒态模型等,宇宙年龄没有意义。在通常的演化的宇宙模型里,宇宙年龄指宇宙标度因子为零起到现在时刻的时间间隔。通常,哈勃年龄为宇宙年龄的上限,可以作为宇宙年龄的某种度量。
年龄推算
宇宙年龄约为137.5亿年
7.关于宇宙,太空的科普
重力就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适用范围远远地超过了地球本身,它适用于宇宙中的任何天体,包括太阳、月球、星星和地球。
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重力会大大减弱,在足够远的距离上,地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但宇宙中不只一个天体,众多天体的引力会形成一个引力场。因此,太空不会是失重环境。当然,就局部地区来说,如在地月系统中,只考虑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在地球与月球之间的某些点上,地球与月球的引力相互抵消,重力为零。在日地之间也有引力平衡点。绕地球飞行的载人飞船,离地面一般只有几百千米,那里的太空当然不会是零重力环境,即使在36000千米高空绕地球飞行的航天器,其周围太空也不会是零重力,而只能是轻重力,即重力比地球表面上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资料摘自网络)
科学小论文200字(观察自然类)
蚂蚁为什么会认路?蚂蚁,是我们最熟悉的昆虫了。那么在大自然中,蚂蚁在寻找食物时会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就会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他们将蚂蚁沿途到达目的地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在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带着这个好奇心,我也做了个试验。我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把它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于是我把他引上木棍后,放到的远处,只见蚂蚁到处闻一闻、嗅一嗅。蚂蚁就只是在木棍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过这次实验,我终于明白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想:在我们生活中是否可以发明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喜欢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顺利地找到人无法进入的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