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纸杯放在火山口中,装入1/4杯食用苏打。准备醋和色素放在另一个杯子中,做好手部保护措施。将塑料袋打结,将其双手攥成小球状。趣味实验丨不用颜料,1分钟鸡蛋变身成“彩蛋”!这些彩蛋并非通过颜料绘制,而是有另一种简单的方法让鸡蛋变得五彩斑斓。实验原理在于,鸡蛋壳主要由碳酸钙构成,白醋的酸性成分能与碳酸钙反应,形成气体和新物质。
7一12岁科学小实验
6-12岁科学小实验学习科学从小做起,科学实验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推荐几个适合6-12岁孩子们做的小实验。
实验一:自制火山模型
材料:食用苏打、醋、纸杯、面团(或黏土)、色素、水
步骤:将面团(或黏土)塑造成火山形状。将纸杯放在火山口中,装入1/4杯食用苏打。将纸杯用火山的形状覆盖。准备醋和色素放在另一个杯子中,做好手部保护措施。倾倒体积相等的醋和水混合物到火山口中,观察发生了什么。
小结:由于食用苏打中的碳酸氢钠在碰触醋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杯子中的压力急剧增加,最终导致杯子炸开,从而形成火山喷发的效果。
实验二:彩虹火
材料:纳米铝粉、烧杯、麻将牌、燃烧器(注意安全)
步骤:将少量纳米铝粉放在烧杯中,用麻将牌压成平面状。用燃烧器加热烧杯底部的铝粉。观察火焰颜色的变化。
小结:铝粉在燃烧时会产生铝氧化物,产生光的闪烁效应,形成彩虹火的效果。
实验三:水上漂
材料:小漏斗、牙签、碳酸钠、小玻璃杯
步骤:将碳酸钠放入小玻璃杯中。在水中慢慢加入几滴醋,观察发生了什么。在小漏斗上插上一根牙签。将小玻璃杯中的溶液倒入小漏斗中,使其漂浮在水表面上。
小结:碳酸钠和醋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漏斗体积膨胀,漂浮在水面上。
实验四:磁铁吸呀吸
材料:磁铁、各类铁质小物件(如订书钉、小纸夹等)
步骤:在桌面上放一枚磁铁。将所有的铁质小物件放到磁铁上,并观察结果。
小结:磁铁可以吸引周围的铁质物品,这个过程是由于磁性的存在作用产生的。
实验五:甩在墙上的蛋
材料:生鸡蛋、塑料袋
步骤:将生鸡蛋放入塑料袋中。将塑料袋封口,摁扁鸡蛋,排出空气。将塑料袋打结,将其双手攥成小球状。将塑料袋甩在坚硬物体上(如墙壁)上,并观察是否破碎。
小结:塑料袋中的空气起到了缓冲作用,减缓了鸡蛋与硬物体(如墙壁)碰撞力量的作用,从而避免蛋的破碎。
趣味实验丨不用颜料,1分钟鸡蛋变身成“彩蛋”!
趣味实验:鸡蛋无需颜料变“彩蛋”揭秘
在西方的复活节,人们熟知的传统是寻找象征惊喜和神秘的彩蛋。这些彩蛋并非通过颜料绘制,而是有另一种简单的方法让鸡蛋变得五彩斑斓。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个无需颜料的彩蛋制作过程。
实验材料和步骤如下:
- 实验材料:白醋、棉签
- 实验步骤:
- 首先,取适量白醋,用棉签蘸取。
- 然后,在鸡蛋表面轻轻绘制图案,重复蘸取白醋并画几次,确保蛋壳与醋酸充分接触。
- 画好后,让鸡蛋静置一分钟,再用纸巾擦拭干净,此时图案会神奇地显现出来。
实验原理在于,鸡蛋壳主要由碳酸钙构成,白醋的酸性成分能与碳酸钙反应,形成气体和新物质。在鸡蛋上画图案时,被醋酸接触的部分蛋壳溶解,显示出不同的颜色,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彩蛋”秘密。
现在,你是否也想尝试绘制属于自己的彩蛋呢?快来分享你的创意吧!
更多科学实验与教学资源,关注【科学芈盒】公众号,专为3-12岁儿童提供STEAM科学教育内容,每天更新趣味科学小实验和教学方案,一起探索科学的奇妙世界!
有什么科学小实验是可以在家带小朋友有做的
1、面包霉菌准备一个玻璃瓶、箔、金属线、水和一片面包。
将面包片挂在金属线上,放进玻璃瓶。然后,在瓶内放一些水,这样可使面包受潮,但不能让水浸及面包片。瓶子口用箔盖好,使瓶子
里面保持潮湿。这样,霉菌将会在面包片上长出。
2、植物的向光性
把牵牛花籽种在小花盆里,等发芽长成幼苗后放在一只鞋盒子里,花盆 紧靠鞋盒的一边。盒内用硬纸做一个隔墙,下方留一点空隙,在另一侧上方
开一个小窗。盖上盒盖,把鞋盒放在阳台上。一个星期后,牵牛花秧会从小 窗中探出头来。
3、油水混合
向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瓶中注入半瓶清水,再倒进一些菜油。这时候,油 漂在水面上,界限分明。用手摇晃玻璃瓶,强迫油和水混合,静置一会儿,
油和水又分成上下两层。这时再往小玻璃瓶里加一点洗涤剂(或洗衣粉), 然后充分摇晃瓶子,再观察,就可以看出油和水不再分为两层,而是混合在 一起了。